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4批次食用植物油檢測不達標 專家稱安全性問題亟待重視
[2013/8/31]
廣州市工商局公布食用油商品質量抽檢情況
廣州市工商局26日公布了該市食用油商品質量抽檢情況,共有4批次食用植物油被檢出不合格,工商部門在抽檢中發現,部分產品存在摻假或摻雜別的食用植物油的情況。
此次抽檢范圍包括廣州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等經營主體銷售的預包裝和散裝食用油,本次抽檢主要針對產品的標簽、凈含量、色澤、相對密度(比重)、浸出油溶劑殘留量、抗氧化劑(BHA、BHT、TBHQ)、黃曲霉毒素B1、脂肪酸組成、反式脂肪酸、苯并(α)芘、六六六、滴滴涕、總砷等項目進行檢測,其中檢測出不合格的項目主要有標簽、脂肪酸組成、相對密度和抗氧化劑TBHQ。
檢測數據顯示,抽檢的80批次食用油產品中,食用植物油為45批次,合格批次和實物質量合格批次均為40批次,合格率為88.9%,5批次產品因標簽、脂肪酸組成、相對密度、抗氧化劑TBHQ等項目未達標而不合格;35批次食用調和油中,僅有1批次產品標簽不合格,并不影響實物質量,因此食用調和油的實物質量合格率為100%。相較于去年的產品檢測合格率,80批次產品93.8%的實物質量合格率略有升高。
4批次食用植物油檢測不達標
脂肪酸組成是判斷食用植物油是否純正的最重要的特征指標,本次抽檢發現4批次樣品不符合標準要求,其中2批次花生油、2批次菜籽油。廣州工商表示,該項指標不合格說明產品與明示標準要求不符,不能稱為純花生油或菜籽油。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個別生產廠家將低價值的油品加入到高價值的油品中非法獲利。
本次抽檢也發現部分產品相對密度不符合標準要求。廣州工商表示,相對密度用以反映產品的純度。該指標不合格,說明該油品不純正,有可能是摻假或摻雜別的食用植物油。
此外,抽檢中還發現部分產品抗氧化劑不符合標準要求。抗氧化劑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增強油質在保質期內的穩定性,但如果人類長期大量攝入,會刺激食道。工商部門表示,該指標不合格主要是個別生產者為了延長食用油保質期,過量添加而造成。
目前,廣州工商已對檢測不合格的食品采取了下架、封存,立案查處等措施,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
植物油安全性問題亟待重視
食用植物油抽檢時,不合格原因依次是過氧化值超標、溶劑殘留量超標、酸價超標等。除此之外,還需注意并嚴加控制的指標包括:重金屬最大允許量,黃曲霉毒素最大允許量,農藥殘留最大允許量以及抗氧化劑、消泡劑、色素等食品添加劑最大允許量等。不過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現在來談兩點還沒有引起充分重視但必須面對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食用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TFA)問題。丹麥是針對TFA最早立法的國家,其在2003年開始禁止含TFA超過2%的油品上市;美國FDA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食品營養標簽中必須標注產品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及TFA含量;加拿大則規定,自2005年12月始,新的食品營養標簽中必須標示出TFA的含量;荷蘭及瑞典等國將油脂食品中TFA含量定在5%以下;巴西自2007年7月31日起強制要求在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簽中標注包括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酸和鈉含量的信息;日本也修訂人造奶油中TFA含量標準,并提醒消費者減少攝取含飽和脂肪酸與反式脂肪酸的油脂;韓國從2007年12月起要求強制標示包裝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目前,我國除臺灣地區對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含量有所限制外,尚無統一的限量標準和檢測方法。在這里不厭其煩地一一列舉國外關于TFA的法規,就是想喚起我國植物油生產企業足夠地重視。為了參與國際競爭,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業界必須積極研發低TFA或零TFA的食用植物油。
那么,在食用植物油的生產工藝中,哪些步驟會產生TFA呢?反式脂肪酸在結構上較順式脂肪酸更加穩定,所以順式脂肪酸只要吸收一定能量就會使脂肪酸構型從順式轉化為反式。食用植物油在精煉加工的過程中,只要使油脂暴露于光、熱、催化劑等條件下,就會自動生成反式脂肪酸。例如,為除去油脂內醛酮等異味物質,在脫膠、脫羧、脫色工藝過程還常常要添加酸、堿、白土等化學品,最后要想將油本身以及精練過程中引入的異味一一去除,就需要在250℃以上高溫狀態下長時間處理,這一過程就會產生TFA,且溫度越高反式脂肪酸生成量越高。在脫臭過程中,為了減少TFA的生成應盡量降低脫臭溫度和脫臭時間。另外,在脫臭設備的選擇上,可采用填料式脫臭塔代替傳統使用的盤式脫臭塔,這樣可以降低脫臭溫度,縮短脫臭時間,從而減少TFA的生成量。
第二個問題是食用植物油的包裝問題。塑料桶裝油已從超市走入千家萬戶,但是塑料包裝的危害卻是企業和消費者一直忽視的問題。當下,幾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裝食用油中都含有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這兩種增塑劑是塑料工業中經常使用的酞酸酯類增塑劑,而未使用塑料容器盛裝的散裝豆油中則不含增塑劑。由于使用塑料桶裝食用油僅有不到20年的歷史,增塑劑的毒害作用又是慢性的,因此尚未引起國內相關部門和生產企業的重視。隨著廣大消費者對塑料桶(瓶)裝食用油中增塑劑遷移污染油體的了解,更為穩定、環保的玻璃包裝會重新成為消費者的最愛。所以,食用油生產企業要順應健康的價值取向,在產品包裝上做出相應變革。
廣州市工商局26日公布了該市食用油商品質量抽檢情況,共有4批次食用植物油被檢出不合格,工商部門在抽檢中發現,部分產品存在摻假或摻雜別的食用植物油的情況。
此次抽檢范圍包括廣州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等經營主體銷售的預包裝和散裝食用油,本次抽檢主要針對產品的標簽、凈含量、色澤、相對密度(比重)、浸出油溶劑殘留量、抗氧化劑(BHA、BHT、TBHQ)、黃曲霉毒素B1、脂肪酸組成、反式脂肪酸、苯并(α)芘、六六六、滴滴涕、總砷等項目進行檢測,其中檢測出不合格的項目主要有標簽、脂肪酸組成、相對密度和抗氧化劑TBHQ。
檢測數據顯示,抽檢的80批次食用油產品中,食用植物油為45批次,合格批次和實物質量合格批次均為40批次,合格率為88.9%,5批次產品因標簽、脂肪酸組成、相對密度、抗氧化劑TBHQ等項目未達標而不合格;35批次食用調和油中,僅有1批次產品標簽不合格,并不影響實物質量,因此食用調和油的實物質量合格率為100%。相較于去年的產品檢測合格率,80批次產品93.8%的實物質量合格率略有升高。
4批次食用植物油檢測不達標
脂肪酸組成是判斷食用植物油是否純正的最重要的特征指標,本次抽檢發現4批次樣品不符合標準要求,其中2批次花生油、2批次菜籽油。廣州工商表示,該項指標不合格說明產品與明示標準要求不符,不能稱為純花生油或菜籽油。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個別生產廠家將低價值的油品加入到高價值的油品中非法獲利。
本次抽檢也發現部分產品相對密度不符合標準要求。廣州工商表示,相對密度用以反映產品的純度。該指標不合格,說明該油品不純正,有可能是摻假或摻雜別的食用植物油。
此外,抽檢中還發現部分產品抗氧化劑不符合標準要求。抗氧化劑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增強油質在保質期內的穩定性,但如果人類長期大量攝入,會刺激食道。工商部門表示,該指標不合格主要是個別生產者為了延長食用油保質期,過量添加而造成。
目前,廣州工商已對檢測不合格的食品采取了下架、封存,立案查處等措施,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
植物油安全性問題亟待重視
食用植物油抽檢時,不合格原因依次是過氧化值超標、溶劑殘留量超標、酸價超標等。除此之外,還需注意并嚴加控制的指標包括:重金屬最大允許量,黃曲霉毒素最大允許量,農藥殘留最大允許量以及抗氧化劑、消泡劑、色素等食品添加劑最大允許量等。不過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現在來談兩點還沒有引起充分重視但必須面對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食用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TFA)問題。丹麥是針對TFA最早立法的國家,其在2003年開始禁止含TFA超過2%的油品上市;美國FDA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食品營養標簽中必須標注產品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及TFA含量;加拿大則規定,自2005年12月始,新的食品營養標簽中必須標示出TFA的含量;荷蘭及瑞典等國將油脂食品中TFA含量定在5%以下;巴西自2007年7月31日起強制要求在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簽中標注包括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酸和鈉含量的信息;日本也修訂人造奶油中TFA含量標準,并提醒消費者減少攝取含飽和脂肪酸與反式脂肪酸的油脂;韓國從2007年12月起要求強制標示包裝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目前,我國除臺灣地區對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含量有所限制外,尚無統一的限量標準和檢測方法。在這里不厭其煩地一一列舉國外關于TFA的法規,就是想喚起我國植物油生產企業足夠地重視。為了參與國際競爭,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業界必須積極研發低TFA或零TFA的食用植物油。
那么,在食用植物油的生產工藝中,哪些步驟會產生TFA呢?反式脂肪酸在結構上較順式脂肪酸更加穩定,所以順式脂肪酸只要吸收一定能量就會使脂肪酸構型從順式轉化為反式。食用植物油在精煉加工的過程中,只要使油脂暴露于光、熱、催化劑等條件下,就會自動生成反式脂肪酸。例如,為除去油脂內醛酮等異味物質,在脫膠、脫羧、脫色工藝過程還常常要添加酸、堿、白土等化學品,最后要想將油本身以及精練過程中引入的異味一一去除,就需要在250℃以上高溫狀態下長時間處理,這一過程就會產生TFA,且溫度越高反式脂肪酸生成量越高。在脫臭過程中,為了減少TFA的生成應盡量降低脫臭溫度和脫臭時間。另外,在脫臭設備的選擇上,可采用填料式脫臭塔代替傳統使用的盤式脫臭塔,這樣可以降低脫臭溫度,縮短脫臭時間,從而減少TFA的生成量。
第二個問題是食用植物油的包裝問題。塑料桶裝油已從超市走入千家萬戶,但是塑料包裝的危害卻是企業和消費者一直忽視的問題。當下,幾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裝食用油中都含有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這兩種增塑劑是塑料工業中經常使用的酞酸酯類增塑劑,而未使用塑料容器盛裝的散裝豆油中則不含增塑劑。由于使用塑料桶裝食用油僅有不到20年的歷史,增塑劑的毒害作用又是慢性的,因此尚未引起國內相關部門和生產企業的重視。隨著廣大消費者對塑料桶(瓶)裝食用油中增塑劑遷移污染油體的了解,更為穩定、環保的玻璃包裝會重新成為消費者的最愛。所以,食用油生產企業要順應健康的價值取向,在產品包裝上做出相應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