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國產高端科學儀器何時擺脫困局
[2011/10/18]
10月12日—15日,16個國家和地區的381家境內外科學儀器廠商亮相第14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及展覽會(BCEIA)。此次境內參展商數與境外參展廠商數的比例為2∶1,而在1985年第一屆BCEIA上,這一比例是1∶9!耙郧岸际峭鈬a品唱主角,現在國產品牌越來越多了!币恢标P注BCEIA的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執行副主任燕澤程說。
然而,還有一組數字同樣驚人。據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統計,近年來,我國每年上萬億元的科研固定資產投資中,有60%用于購買進口設備,部分領域高端儀器100%依賴進口。
業內專家指出,高端儀器少、基礎技術薄弱、行業人才缺乏等問題,已成為制約國產科學儀器行業發展的瓶頸。
企業規模小高端儀器少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是環境與安全檢測分析儀器供應商。此次展覽上,他們展出了“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成果“便攜式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要是油罐車翻車,或者對化學垃圾等具體成分判斷不明時,使用該設備十幾分鐘就可得出答案,并能針對不同成分給出處理方案。
這種儀器原來由一家美國公司生產制造,售價300多萬元。2010年,聚光科技研發成功后,定價150萬元。兩名院士給出的鑒定意見是,性能指標與美國公司產品一樣,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設備問世后,國外公司將產品整體降價1/3!凹词挂慌_不賣,每年也可為國家節省5000萬元。”聚光科技展臺工作人員介紹說。何況,僅環保部就已批量購買66臺。
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
“國內科學儀器企業數量遠多于國外企業,但是在整體技術上與國外企業相差較大!北本┢瘴錾~科技公司總經理王峰說。
最近兩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對我國科學儀器產業發展狀況做了專題調研。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科學儀器類進口157.3億美元,同比增幅35.23%;出口63.41億美元,同比增幅28.28%,進出口逆差達到93.9億美元。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幼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國產儀器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有所提高,但高檔儀器仍然依賴進口。比如說,我國高校、研究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等裝備的科學儀器,絕大部分是進口產品;鋼鐵、石油、電力等大中型企業在惡劣工作環境中使用的科學儀器也同樣如此。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我國大多數科學儀器企業成立時間較短,小型企業占絕大多數,企業研發投入能力弱,產品擠在少數品種上。為求生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競相壓價,減少了利潤空間,同時也降低了研發投入的能力。
吳幼華舉例說,2010年,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子熒光光度計全國銷售量約2000臺,生產廠家近10家。一臺全自動原子熒光光度計的原材料成本在2.5—3萬元之間,市場銷售價應在7.5萬元以上,但有些公司以4萬元的低價大量銷售。國內企業間的價格惡性競爭損失的不僅僅是利潤,同時還喪失了用戶的信任。
基礎力量弱人才缺口大
劉明鐘搞了一輩子科學儀器。2001年他創辦了北京吉天儀器有限公司。
40年前,他剛入行時,就碰到這樣的問題——某些國產關鍵零部件水平比較低,只能依賴進口。比如光電倍增管,它是原子光譜、分子光譜儀器必須使用的元器件,直接影響著儀器的靈敏度、穩定性等關鍵指標。40年過去了,該器件仍依賴進口,每年僅吉天儀器一個公司就需要使用500—600支進口光電倍增管,花費300—400萬元。如果要說40年最大的“變化”,就是進口價格上漲了差不多10倍。
“類似的關鍵元器件研發需要國家牽頭,集中力量進行攻關。”劉明鐘說。
不少采訪對象也認為,由于國家科技經費主要投入高校和科研機構,較少投向企業,企業研發經費主要靠自籌。但企業利潤不高,研發資金投入較少,很多時候難以進行持續性投入。
那么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情況如何呢?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在調研中發現,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數據顯示,“十五”時期,中央財政投入科技攻關計劃、863計劃的資金合計為218.53億元,其中投入質譜、光譜等通用科學儀器的資金為0.85億元,共110個項目,平均每一項的投入強度為77.92萬元。
“科學儀器是高技術產品,這種投入強度,難以滿足研發的需求。”吳幼華介紹說,截至2010年,正在運行的280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只有3家與科學儀器相關;在總數約350家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直接與科學儀器設備自主研發相關的也不到10家,而且在企業中尚未建立科學儀器研發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八五”以來,國家科技計劃支持了許多科學儀器研發項目,但由于支持不連續,許多項目完成后,研究團隊轉向其他領域,承擔任務的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尚未形成一定的知識和成果積累,因此無法形成研發基地。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提出,制約我國科學儀器行業快速發展的最大瓶頸是缺乏優秀的研發人才。
身為董事長,劉明鐘一直慶幸自己在這方面動作得早。2004年,吉天儀器就已開始招聘名校博士!案慵夹g的年輕人想要什么?主要是待遇和好的科研條件!碑斈辏瑒⒚麋娬辛藘擅謩e來自北大、清華化學博士,給他們每人配備了10名左右的碩士、本科生做助手,待遇不低于外企。公司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10%左右,這還不包括來自國家的科研經費投入。
今年劉明鐘嘗到了甜頭,公司有8項全新產品問世。
但吳幼華表示,由于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生產企業的經濟基礎和研發基礎相對薄弱,因此,長期以來難以吸引優秀人才投身到這個行業工作,導致有經驗的儀器設備研發、應用及工程師技術專家十分稀缺。此外,由于大學的學科設置不合理,缺少復合型人才,使企業難以招聘到合適的人才;國際著名跨國公司在我國建立的生產研發基地還出高薪挖走了我國科研機構、企業的高端人才。
國家層面戰略設計迫在眉睫
科學技術重大成就的取得和科學領域的開辟,往往以科學儀器和技術方法上的突破為先導。這樣的例子很多:顯微鏡的發明,導致發現細胞存在,因而引發了生物學的飛躍發展。1986年,一項發明僅5年的科學儀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其迅速獲獎的原因,在于它將科學家的視野直接拓展到單個原子、單個分子的水平上。20多年來,STM已經打開了納米技術研究新領域,成為納米顯微最關鍵的表征儀器。20世紀以來,諾貝爾獎已經數十次授予從事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儀器研發的科學家。
近年來,研究制定戰略路線圖已成為發達國家極其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據吳幼華介紹,英國政府2000年7月發布了英國科技政策白皮書《卓越與機遇:21世紀的科學與創新政策》,根據這項政策,英國科學技術辦公室于2001年6月出臺了《大型科學設施戰略路線圖》,并每兩年對其內容進行更新,2009年8月公布了新路線圖咨詢草案。日本政府也有計劃地推進其建設,使日本的大科學儀器建設得以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缺乏國家層面戰略!眳怯兹A說,這主要表現在政府各部門的資助計劃缺乏統籌協調,缺乏宏觀布局,缺乏戰略設計。從國家層面看,對哪些技術領域是必須爭奪的,哪些領域有研究基礎,可以在未來幾年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等缺乏共識。由于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各計劃之間缺乏協調、溝通,造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商品化發展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脫節;有些關鍵領域缺乏研發支持,有些領域則存在重復立項,資源浪費問題。
他同時表示,創新型科學儀器研發需要幾十年持續的積累,高水平學科帶頭人的產生也需要科技人員在本領域十年甚至幾十年持之以恒的奮斗,而目前科學儀器設備的資助方式以競爭性項目為主,這種資助模式難以形成持續、穩定的投入,科技人員的知識也難以形成持續的積累,科研成果不能得到不斷的深化和拓展,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出現嚴重斷層,因此難以產生重大科研成果,已有的科研成果也難以產業化。
他建議,設立第三方評價中心,開展科學儀器成果示范,推動國產科學儀器廣泛應用;利用政府采購、稅收優惠等政策,為國產自主創新科學儀器創造市場;此外,還應落實激勵政策,完善科技人員評價指標,促進儀器研發;培育創新型企業,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
然而,還有一組數字同樣驚人。據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統計,近年來,我國每年上萬億元的科研固定資產投資中,有60%用于購買進口設備,部分領域高端儀器100%依賴進口。
業內專家指出,高端儀器少、基礎技術薄弱、行業人才缺乏等問題,已成為制約國產科學儀器行業發展的瓶頸。
企業規模小高端儀器少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是環境與安全檢測分析儀器供應商。此次展覽上,他們展出了“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成果“便攜式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要是油罐車翻車,或者對化學垃圾等具體成分判斷不明時,使用該設備十幾分鐘就可得出答案,并能針對不同成分給出處理方案。
這種儀器原來由一家美國公司生產制造,售價300多萬元。2010年,聚光科技研發成功后,定價150萬元。兩名院士給出的鑒定意見是,性能指標與美國公司產品一樣,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設備問世后,國外公司將產品整體降價1/3!凹词挂慌_不賣,每年也可為國家節省5000萬元。”聚光科技展臺工作人員介紹說。何況,僅環保部就已批量購買66臺。
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
“國內科學儀器企業數量遠多于國外企業,但是在整體技術上與國外企業相差較大!北本┢瘴錾~科技公司總經理王峰說。
最近兩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對我國科學儀器產業發展狀況做了專題調研。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科學儀器類進口157.3億美元,同比增幅35.23%;出口63.41億美元,同比增幅28.28%,進出口逆差達到93.9億美元。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幼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國產儀器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有所提高,但高檔儀器仍然依賴進口。比如說,我國高校、研究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等裝備的科學儀器,絕大部分是進口產品;鋼鐵、石油、電力等大中型企業在惡劣工作環境中使用的科學儀器也同樣如此。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我國大多數科學儀器企業成立時間較短,小型企業占絕大多數,企業研發投入能力弱,產品擠在少數品種上。為求生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競相壓價,減少了利潤空間,同時也降低了研發投入的能力。
吳幼華舉例說,2010年,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子熒光光度計全國銷售量約2000臺,生產廠家近10家。一臺全自動原子熒光光度計的原材料成本在2.5—3萬元之間,市場銷售價應在7.5萬元以上,但有些公司以4萬元的低價大量銷售。國內企業間的價格惡性競爭損失的不僅僅是利潤,同時還喪失了用戶的信任。
基礎力量弱人才缺口大
劉明鐘搞了一輩子科學儀器。2001年他創辦了北京吉天儀器有限公司。
40年前,他剛入行時,就碰到這樣的問題——某些國產關鍵零部件水平比較低,只能依賴進口。比如光電倍增管,它是原子光譜、分子光譜儀器必須使用的元器件,直接影響著儀器的靈敏度、穩定性等關鍵指標。40年過去了,該器件仍依賴進口,每年僅吉天儀器一個公司就需要使用500—600支進口光電倍增管,花費300—400萬元。如果要說40年最大的“變化”,就是進口價格上漲了差不多10倍。
“類似的關鍵元器件研發需要國家牽頭,集中力量進行攻關。”劉明鐘說。
不少采訪對象也認為,由于國家科技經費主要投入高校和科研機構,較少投向企業,企業研發經費主要靠自籌。但企業利潤不高,研發資金投入較少,很多時候難以進行持續性投入。
那么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情況如何呢?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在調研中發現,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數據顯示,“十五”時期,中央財政投入科技攻關計劃、863計劃的資金合計為218.53億元,其中投入質譜、光譜等通用科學儀器的資金為0.85億元,共110個項目,平均每一項的投入強度為77.92萬元。
“科學儀器是高技術產品,這種投入強度,難以滿足研發的需求。”吳幼華介紹說,截至2010年,正在運行的280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只有3家與科學儀器相關;在總數約350家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直接與科學儀器設備自主研發相關的也不到10家,而且在企業中尚未建立科學儀器研發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八五”以來,國家科技計劃支持了許多科學儀器研發項目,但由于支持不連續,許多項目完成后,研究團隊轉向其他領域,承擔任務的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尚未形成一定的知識和成果積累,因此無法形成研發基地。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提出,制約我國科學儀器行業快速發展的最大瓶頸是缺乏優秀的研發人才。
身為董事長,劉明鐘一直慶幸自己在這方面動作得早。2004年,吉天儀器就已開始招聘名校博士!案慵夹g的年輕人想要什么?主要是待遇和好的科研條件!碑斈辏瑒⒚麋娬辛藘擅謩e來自北大、清華化學博士,給他們每人配備了10名左右的碩士、本科生做助手,待遇不低于外企。公司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10%左右,這還不包括來自國家的科研經費投入。
今年劉明鐘嘗到了甜頭,公司有8項全新產品問世。
但吳幼華表示,由于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生產企業的經濟基礎和研發基礎相對薄弱,因此,長期以來難以吸引優秀人才投身到這個行業工作,導致有經驗的儀器設備研發、應用及工程師技術專家十分稀缺。此外,由于大學的學科設置不合理,缺少復合型人才,使企業難以招聘到合適的人才;國際著名跨國公司在我國建立的生產研發基地還出高薪挖走了我國科研機構、企業的高端人才。
國家層面戰略設計迫在眉睫
科學技術重大成就的取得和科學領域的開辟,往往以科學儀器和技術方法上的突破為先導。這樣的例子很多:顯微鏡的發明,導致發現細胞存在,因而引發了生物學的飛躍發展。1986年,一項發明僅5年的科學儀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其迅速獲獎的原因,在于它將科學家的視野直接拓展到單個原子、單個分子的水平上。20多年來,STM已經打開了納米技術研究新領域,成為納米顯微最關鍵的表征儀器。20世紀以來,諾貝爾獎已經數十次授予從事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儀器研發的科學家。
近年來,研究制定戰略路線圖已成為發達國家極其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據吳幼華介紹,英國政府2000年7月發布了英國科技政策白皮書《卓越與機遇:21世紀的科學與創新政策》,根據這項政策,英國科學技術辦公室于2001年6月出臺了《大型科學設施戰略路線圖》,并每兩年對其內容進行更新,2009年8月公布了新路線圖咨詢草案。日本政府也有計劃地推進其建設,使日本的大科學儀器建設得以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缺乏國家層面戰略!眳怯兹A說,這主要表現在政府各部門的資助計劃缺乏統籌協調,缺乏宏觀布局,缺乏戰略設計。從國家層面看,對哪些技術領域是必須爭奪的,哪些領域有研究基礎,可以在未來幾年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等缺乏共識。由于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各計劃之間缺乏協調、溝通,造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商品化發展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脫節;有些關鍵領域缺乏研發支持,有些領域則存在重復立項,資源浪費問題。
他同時表示,創新型科學儀器研發需要幾十年持續的積累,高水平學科帶頭人的產生也需要科技人員在本領域十年甚至幾十年持之以恒的奮斗,而目前科學儀器設備的資助方式以競爭性項目為主,這種資助模式難以形成持續、穩定的投入,科技人員的知識也難以形成持續的積累,科研成果不能得到不斷的深化和拓展,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出現嚴重斷層,因此難以產生重大科研成果,已有的科研成果也難以產業化。
他建議,設立第三方評價中心,開展科學儀器成果示范,推動國產科學儀器廣泛應用;利用政府采購、稅收優惠等政策,為國產自主創新科學儀器創造市場;此外,還應落實激勵政策,完善科技人員評價指標,促進儀器研發;培育創新型企業,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
上一篇: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器迎來爆發性增長
下一篇:儀器儀表行業發展急需調整企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