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礎研究十年回眸--基地篇
[2011/5/25]
從1984年始組織實施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以來,我國創新基地建設已經走過26個年頭。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使我國很快武裝起一支精干的基礎研究隊伍,搭建起相對精良的科研平臺。隨后,又啟動了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科學數據共享工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和國家實驗室試點等工作。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支撐基礎研究發展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大科學工程和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基本覆蓋了我國大部分學科方向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編者
國家重點實驗室 探索科學前沿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骨干研究基地
2008年3月3日,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宣布,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從開放運行、自主創新研究和科研儀器設備更新三方面,加大國家重點實驗室穩定支持的力度。
科技部部長萬鋼認為,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加大穩定支持力度,有利于營造寬容失敗、摒棄浮躁、潛心研究的科研環境。
這只是國家重點實驗室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建設的一項舉措。其實早在1984年,我國就開始組織實施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主要支持針對學科發展前沿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領域和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旨在破解我國科技體制條塊分割、資源分散和低水平重復的弊端。科技界人士將此舉形容為:“像一陣春風,吹開了長期束縛、封閉的我國科技管理舊體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堅持改革、創新,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八字方針,實行定期評估、設立開放課題和實驗室主任基金、推動項目基地人才相結合等制度,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從定位上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以基礎研究為主,開展科學前沿探索,承擔科研項目以自然科學基金和973計劃為主,成果主要產出形式為高水平論文及專著;第二類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針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開展基礎研究,承擔科研項目以863計劃、國防預研為主,涉及醫學、農業、材料、信息,以及地學和化學領域;第三類以工程科學基礎研究為主,根據工程科學的特殊屬性及其較強應用或行業背景,此類實驗室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直接承擔或解決國家重大工程或重大項目中的研究任務及相關科學技術關鍵問題。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由國家重點實驗室、試點國家實驗室、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軍民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港澳地區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類型組成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目前,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成為我國科學研究的骨干研究基地。至2008年,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的科研任務年均增長11%,科研經費年均增長22%,并相繼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原始性創新成果。發表期刊論文數由2003年的28480篇,增加到2009年的37608篇,年均增長率為5.3%。統計表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和《自然》等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論文占我國發表總數的25%;在各領域頂尖期刊發表論文占我國發表論文總數的20%—40%。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成為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建設創新團隊的重要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4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37人,分別占總數的34.0%和18.1%;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69人,占全國總資助人數的39.7%;獲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123個,占總數的54.7%;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45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86人。國家重點實驗室還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部分國家重點實驗室整體實力得到國際認可,并已開始牽頭組織若干國際計劃,如國際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劃等。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為科學研究提供強大條件支撐
2009年7月17日,耗資6.4億元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通過了國家驗收。花費巨資對一個大科學裝置進行改造,國家能收獲什么?
對撞機的作用就是通過高能粒子的碰撞來研究基本粒子的組成和相互作用規律,是人類探索物質世界和自然規律的重大前沿課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此次順利完成升級改造,亮度比改造前提升30多倍,是此前該能區對撞機亮度世界紀錄的4倍以上。這將推動我國粒子物理的研究,特別是進一步保持和加強我國在粲物理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趙光達如是評價。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陳和生也認為,該工程建成并投入運行,把我國對撞機和譜儀技術推進到國際前沿,除了獲取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外,還有力地推動了國內相關高技術領域的發展,推動了企業的技術進步。
這只是我國若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成效的縮影。2004年至今,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相繼建成并通過國家驗收: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研究裝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等,均全面完成工程建設任務,順利通過國家驗收,顯著提高了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得到國際科技界的高度認可和廣泛贊譽。
“十一五”期間,國家投資60多億元,啟動建設散裂中子源、強磁場裝置、大型天文望遠鏡、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航空遙感系統、結冰風洞、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絡、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評價設施、蛋白質科學研究設施、子午工程、地下資源與地震預測極低頻電磁探測網、農業生物安全研究設施等12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另外,我國政府還以全權獨立成員的身份,出資參加重大國際科學合作計劃——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ITER”項目的建設。
我國已建成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運行情況總體良好,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撐。它們提升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使我國在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國際科學前沿眾多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帶動了我國高新技術的自主創新和產業發展,如高精度加工、精密測量、自動控制、磁鐵等,增強了相關企業的技術進步和新產品開發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 為探尋自然奧秘和規律布下“天羅地網”
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人跡罕至的羅布泊、無邊無垠的大洋等,這就是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涵蓋的地區。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是國家科學研究實驗基地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地學、生物學、天文學、聲學、大氣、海洋、固體地球等學科發展必須依賴的基本研究手段和試驗基地。圍繞國家需求和學科發展目標,教育部、農業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和有關高校相繼建立了若干長期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成立了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等觀測研究網絡。科技部根據國家需求,整合資源,擇優支持有關部門建設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目前,科技部已在生態環境、特殊環境和大氣本底、材料腐蝕、地球物理等領域建設了105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實驗站(網),初步形成了網絡格局。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承擔了大量科研任務,在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數據積累、原始性科學發現、科學規律認知、新技術研發、科技試驗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的科技成果。根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前,基于野外科技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及以上的有40多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以上的有400多項,均占總獎項的1/5以上。
他們不擅言辭,卻喜歡與高山、河流、冰川對話;他們默默無聞,卻最懂小鳥、昆蟲、魚類的聲音。這正是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造就的優秀科學家本色。正是這群長期奮戰在野外的科學家,傳承了寶貴的野外科學精神,為科技進步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激勵作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相關學部有200多名院士是長期堅持野外科技工作而成長起來的,如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袁隆平、劉東生、葉篤正、李振聲和吳征鎰等著名科學家就是開展了大量的野外科技工作,從而成就了科技事業。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為國家能源和礦產資源安全保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指導,如創立和發展了中國前新生代海相成油理論,有效指導了海相油氣勘探工作;促進了糧食增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基本摸清了后備耕地、可利用草場、宜林荒地和水產資源情況,發現了優良種質資源,創立了一批育種新方法,開發了一批治理中低產田的先進適用技術;為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科學數據和技術保障,如查明了青藏鐵路沿線凍土的分布情況,提出了“積極保護凍土、主動冷卻路基”的思想和具體技術方案;為防災減災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如經過多年對泥石流的觀測研究,初步揭示了泥石流形成機理,完成了多尺度泥石流與滑坡預報應用系統,并成功服務于全國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為維護國家權益提供了堅實的依據,如我國開展的一系列大氣本底觀測、生態系統碳通量觀測和碳循環試驗等科研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為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的編著、生態系統固碳潛力及其區域分布的評估、國際碳貿易、國際氣候變化談判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
以LASG的成長為例談我國基礎研究
吳國雄(中科院院士,LASG顧問委員會副主任)
1984年底,我從英國學成歸國,便投入到籌備建設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英文縮寫LASG)的工作中。
20多年來,在科技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大氣物理研究所支持下,LASG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發展成今天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實驗室堅持“數值模擬”、“理論研究”和“診斷分析”三者緊密結合,瞄準天氣氣候動力學與可預報性研究的國際前沿,面向氣候數值模擬與天氣氣候預測的國家需求和國際競爭,發展數值模式,開展基礎性和前瞻性研究。
過去5年中,實驗室積極將科研成果轉化并應用于國家氣候中心、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等單位氣候趨勢預測業務中,在重大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服務需求以及防災減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連續六次被評為優秀。
回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歷程,也能看到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的足跡。
LASG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是1985年至2000年的創業階段。當時環境艱苦,資金奇缺,人才不穩定。實驗室成立之初只有3個辦公室,8人擠一間20平方米的屋子;每年運行補貼費只有幾十萬元,開放課題科研經費1000至2000元;研究人員每月工資只有幾十元。上計算機要騎著自行車馱著程序和數據紙帶到科學院計算中心。1986年第一次籌備國際會議,我們用手動打字機打印材料,手寫200多封信函。此外,實驗室人才匱缺,人才流失現象嚴重。但一批科學家為了事業,不問名利,白手起家,艱苦創業。
第二個階段是2000年到2010年的發展階段。1999年之后,實驗室搬至新址,條件大為改善,經費大幅增長。為了充分發揮實驗室在數值模擬上的優勢,我們選擇氣候系統模式發展作為實驗室未來的突破點,并以一點帶動全局的策略,推動實驗室研究工作的快速發展。大氣科學在20世紀中期以前被認為是理論加描述性科學,現在則發展成為一門可實驗性科學。迄今為止,參加國際氣候模式比較計劃的單位除了LASG所代表的模式唯一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氣候系統模式外,其他都慢來自美英德法等發達國家的氣候系統模式。LASG的科學家多次參加國際模式比較計劃,在大型國際會議上作特邀報告,在重要國際學術組織擔任職務,參與國際研究計劃的決策等,使實驗室成了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大氣科學研究中心。模式研究發展隊伍日益壯大,還為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局其他業務單位培養和輸送了大批人才。
我曾在上個世紀末,就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并致信國家領導。現在,我提出的問題已逐步得到解決。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重點實驗室規模逐步擴大,支持經費穩定增長,特別是2008年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宣布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進一步加大國家重點實驗室穩定支持力度。
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國基礎研究整體水平與國際相比,還比較落后,未來發展還任重道遠。我們需要突破制約基礎研究發展的障礙,謀劃進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基地建設水平:要改變小作坊生產的傳統思想,形成大生產大合作,實現真正的“開放、流動、聯合”;要按照科研規律管理科技工作者,從側重“管”轉變到側重“理”、側重服務,反對論文數量導向的功利主義評估體系,精簡會議,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基礎研究是自主創新的重要源泉。展望未來,我建議: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如在面對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加強多個部委的統籌協調和總體規劃,針對不同任務和各自特點明確分工;二是要把國家任務需求和科研基地建設有機配套,緊密掛鉤;三是形成和諧發展、各具特色的互補體系,避免“大而全”,既形成有序合作也鼓勵競爭;四是加強國際合作,在國家科技計劃立項之初就鼓勵國際合作。
國家重點實驗室 探索科學前沿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骨干研究基地
2008年3月3日,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宣布,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從開放運行、自主創新研究和科研儀器設備更新三方面,加大國家重點實驗室穩定支持的力度。
科技部部長萬鋼認為,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加大穩定支持力度,有利于營造寬容失敗、摒棄浮躁、潛心研究的科研環境。
這只是國家重點實驗室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建設的一項舉措。其實早在1984年,我國就開始組織實施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主要支持針對學科發展前沿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領域和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旨在破解我國科技體制條塊分割、資源分散和低水平重復的弊端。科技界人士將此舉形容為:“像一陣春風,吹開了長期束縛、封閉的我國科技管理舊體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堅持改革、創新,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八字方針,實行定期評估、設立開放課題和實驗室主任基金、推動項目基地人才相結合等制度,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從定位上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以基礎研究為主,開展科學前沿探索,承擔科研項目以自然科學基金和973計劃為主,成果主要產出形式為高水平論文及專著;第二類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針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開展基礎研究,承擔科研項目以863計劃、國防預研為主,涉及醫學、農業、材料、信息,以及地學和化學領域;第三類以工程科學基礎研究為主,根據工程科學的特殊屬性及其較強應用或行業背景,此類實驗室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直接承擔或解決國家重大工程或重大項目中的研究任務及相關科學技術關鍵問題。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由國家重點實驗室、試點國家實驗室、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軍民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港澳地區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類型組成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目前,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成為我國科學研究的骨干研究基地。至2008年,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的科研任務年均增長11%,科研經費年均增長22%,并相繼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原始性創新成果。發表期刊論文數由2003年的28480篇,增加到2009年的37608篇,年均增長率為5.3%。統計表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和《自然》等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論文占我國發表總數的25%;在各領域頂尖期刊發表論文占我國發表論文總數的20%—40%。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成為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建設創新團隊的重要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4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37人,分別占總數的34.0%和18.1%;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69人,占全國總資助人數的39.7%;獲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123個,占總數的54.7%;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45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86人。國家重點實驗室還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部分國家重點實驗室整體實力得到國際認可,并已開始牽頭組織若干國際計劃,如國際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劃等。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為科學研究提供強大條件支撐
2009年7月17日,耗資6.4億元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通過了國家驗收。花費巨資對一個大科學裝置進行改造,國家能收獲什么?
對撞機的作用就是通過高能粒子的碰撞來研究基本粒子的組成和相互作用規律,是人類探索物質世界和自然規律的重大前沿課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此次順利完成升級改造,亮度比改造前提升30多倍,是此前該能區對撞機亮度世界紀錄的4倍以上。這將推動我國粒子物理的研究,特別是進一步保持和加強我國在粲物理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趙光達如是評價。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陳和生也認為,該工程建成并投入運行,把我國對撞機和譜儀技術推進到國際前沿,除了獲取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外,還有力地推動了國內相關高技術領域的發展,推動了企業的技術進步。
這只是我國若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成效的縮影。2004年至今,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相繼建成并通過國家驗收: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研究裝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等,均全面完成工程建設任務,順利通過國家驗收,顯著提高了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得到國際科技界的高度認可和廣泛贊譽。
“十一五”期間,國家投資60多億元,啟動建設散裂中子源、強磁場裝置、大型天文望遠鏡、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航空遙感系統、結冰風洞、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絡、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評價設施、蛋白質科學研究設施、子午工程、地下資源與地震預測極低頻電磁探測網、農業生物安全研究設施等12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另外,我國政府還以全權獨立成員的身份,出資參加重大國際科學合作計劃——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ITER”項目的建設。
我國已建成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運行情況總體良好,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撐。它們提升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使我國在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國際科學前沿眾多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帶動了我國高新技術的自主創新和產業發展,如高精度加工、精密測量、自動控制、磁鐵等,增強了相關企業的技術進步和新產品開發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 為探尋自然奧秘和規律布下“天羅地網”
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人跡罕至的羅布泊、無邊無垠的大洋等,這就是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涵蓋的地區。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是國家科學研究實驗基地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地學、生物學、天文學、聲學、大氣、海洋、固體地球等學科發展必須依賴的基本研究手段和試驗基地。圍繞國家需求和學科發展目標,教育部、農業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和有關高校相繼建立了若干長期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成立了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等觀測研究網絡。科技部根據國家需求,整合資源,擇優支持有關部門建設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目前,科技部已在生態環境、特殊環境和大氣本底、材料腐蝕、地球物理等領域建設了105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實驗站(網),初步形成了網絡格局。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承擔了大量科研任務,在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數據積累、原始性科學發現、科學規律認知、新技術研發、科技試驗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的科技成果。根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前,基于野外科技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及以上的有40多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以上的有400多項,均占總獎項的1/5以上。
他們不擅言辭,卻喜歡與高山、河流、冰川對話;他們默默無聞,卻最懂小鳥、昆蟲、魚類的聲音。這正是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造就的優秀科學家本色。正是這群長期奮戰在野外的科學家,傳承了寶貴的野外科學精神,為科技進步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激勵作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相關學部有200多名院士是長期堅持野外科技工作而成長起來的,如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袁隆平、劉東生、葉篤正、李振聲和吳征鎰等著名科學家就是開展了大量的野外科技工作,從而成就了科技事業。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為國家能源和礦產資源安全保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指導,如創立和發展了中國前新生代海相成油理論,有效指導了海相油氣勘探工作;促進了糧食增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基本摸清了后備耕地、可利用草場、宜林荒地和水產資源情況,發現了優良種質資源,創立了一批育種新方法,開發了一批治理中低產田的先進適用技術;為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科學數據和技術保障,如查明了青藏鐵路沿線凍土的分布情況,提出了“積極保護凍土、主動冷卻路基”的思想和具體技術方案;為防災減災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如經過多年對泥石流的觀測研究,初步揭示了泥石流形成機理,完成了多尺度泥石流與滑坡預報應用系統,并成功服務于全國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為維護國家權益提供了堅實的依據,如我國開展的一系列大氣本底觀測、生態系統碳通量觀測和碳循環試驗等科研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為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的編著、生態系統固碳潛力及其區域分布的評估、國際碳貿易、國際氣候變化談判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
以LASG的成長為例談我國基礎研究
吳國雄(中科院院士,LASG顧問委員會副主任)
1984年底,我從英國學成歸國,便投入到籌備建設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英文縮寫LASG)的工作中。
20多年來,在科技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大氣物理研究所支持下,LASG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發展成今天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實驗室堅持“數值模擬”、“理論研究”和“診斷分析”三者緊密結合,瞄準天氣氣候動力學與可預報性研究的國際前沿,面向氣候數值模擬與天氣氣候預測的國家需求和國際競爭,發展數值模式,開展基礎性和前瞻性研究。
過去5年中,實驗室積極將科研成果轉化并應用于國家氣候中心、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等單位氣候趨勢預測業務中,在重大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服務需求以及防災減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連續六次被評為優秀。
回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歷程,也能看到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的足跡。
LASG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是1985年至2000年的創業階段。當時環境艱苦,資金奇缺,人才不穩定。實驗室成立之初只有3個辦公室,8人擠一間20平方米的屋子;每年運行補貼費只有幾十萬元,開放課題科研經費1000至2000元;研究人員每月工資只有幾十元。上計算機要騎著自行車馱著程序和數據紙帶到科學院計算中心。1986年第一次籌備國際會議,我們用手動打字機打印材料,手寫200多封信函。此外,實驗室人才匱缺,人才流失現象嚴重。但一批科學家為了事業,不問名利,白手起家,艱苦創業。
第二個階段是2000年到2010年的發展階段。1999年之后,實驗室搬至新址,條件大為改善,經費大幅增長。為了充分發揮實驗室在數值模擬上的優勢,我們選擇氣候系統模式發展作為實驗室未來的突破點,并以一點帶動全局的策略,推動實驗室研究工作的快速發展。大氣科學在20世紀中期以前被認為是理論加描述性科學,現在則發展成為一門可實驗性科學。迄今為止,參加國際氣候模式比較計劃的單位除了LASG所代表的模式唯一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氣候系統模式外,其他都慢來自美英德法等發達國家的氣候系統模式。LASG的科學家多次參加國際模式比較計劃,在大型國際會議上作特邀報告,在重要國際學術組織擔任職務,參與國際研究計劃的決策等,使實驗室成了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大氣科學研究中心。模式研究發展隊伍日益壯大,還為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局其他業務單位培養和輸送了大批人才。
我曾在上個世紀末,就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并致信國家領導。現在,我提出的問題已逐步得到解決。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重點實驗室規模逐步擴大,支持經費穩定增長,特別是2008年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宣布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進一步加大國家重點實驗室穩定支持力度。
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國基礎研究整體水平與國際相比,還比較落后,未來發展還任重道遠。我們需要突破制約基礎研究發展的障礙,謀劃進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基地建設水平:要改變小作坊生產的傳統思想,形成大生產大合作,實現真正的“開放、流動、聯合”;要按照科研規律管理科技工作者,從側重“管”轉變到側重“理”、側重服務,反對論文數量導向的功利主義評估體系,精簡會議,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基礎研究是自主創新的重要源泉。展望未來,我建議: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如在面對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加強多個部委的統籌協調和總體規劃,針對不同任務和各自特點明確分工;二是要把國家任務需求和科研基地建設有機配套,緊密掛鉤;三是形成和諧發展、各具特色的互補體系,避免“大而全”,既形成有序合作也鼓勵競爭;四是加強國際合作,在國家科技計劃立項之初就鼓勵國際合作。
下一篇:“微生物燃料電池堆”研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