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藥學家沈家祥逝世 93歲還坐輪椅去實驗室
[2015/7/31]
2015年7月30日5時5分,新中國現代醫藥工業的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沈家祥在天津走完了他94歲的人生。
“我對于我的私生活不保存有任何奢望,我的快樂和幸福絕大部分寄托在我的工作上,和全國人民的快樂和幸福是分不開的。為人民的建設事業,我愿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半個多世紀前,沈家祥在日記中寫到的這句話,在他的人生畫上句號的時候再看,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而在他離世后,也同樣如此:遵照他的遺囑,喪事從簡,家中不設靈堂,不接受花圈、花籃和挽聯。
現代醫藥奠基人:工作便是他的一切
沈家祥院士的孫子沈赤兵和孫媳婦蔡巍至今還記得爺爺向他們“炫耀”自己滿滿一箱子工作日記時那自豪的表情。“爺爺很少和我們談家常,我們一說,他就不怎么說話了。反而是他的同事和學生來和他談工作,他就滔滔不絕地一直講。”沈赤兵告訴記者,即便是被“下放”到湖南的那段時間,爺爺都在堅持工工整整地記工作日記。
而在沈家祥的子女沈堅和沈安的童年記憶里,父親就是“一直在外面工作”的,反而是“文革”中母親被帶走,只有父親一個人照顧他們那段歲月,才讓他們感到父親也可以是“溫柔”的。
當時,孩子們或許并不知道,他們的父親沈家祥一直忙的“工作”,關乎全國人民的病痛疾苦,而做價格便宜的新藥,讓老百姓都能用得起,正是沈家祥不停工作的動力。
中國現代醫藥工業拉開序幕有三個重要產品:第一個是氯霉素,第二個是青霉素,第三個是磺胺。沈家祥院士領導了氯霉素,參與了磺胺。
新中國建立伊始,曾在戰火中艱辛求學的沈家祥剛剛拿到倫敦大學博士學位便依然回到祖國。新中國百廢待興,沈家祥知道,國家對醫藥行業最需要的就是抗生素。回國后,他領導攻堅小組,僅經過4個多月的研究就在1952年底完成了中國人自己創造的氯霉素的合成方法。后來,沈家祥對氯霉素生產工藝進行重大革新,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使氯霉素終于能夠迅速投入生產,新工藝于1957年推廣并用于生產,標志著中國現代醫藥工業的發展進入了大規模、成批量生產的階段。
沈家祥研究的內容,始終圍繞著國家和百姓需要而展開,努力在原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并降低成本。當時甾體激素的品種中,有一個號稱“激素之王”的地塞米松,這個藥在當時是“救命”的特效藥,被稱為王牌激素。但其價格昂貴,老百姓用不起。中國如果要合成這個藥物,從原料的來源、工藝路線、生產技術等方面來說,存在很多困難。但很多地方都急需這種藥品,沈家祥就瞄準這個目標,用8年時間領導完成了地塞米松的合成研究,這個過程被沈家祥等戲稱為“八年抗戰”。
建國后不久,我國很多有識之士提出了控制人口的理念。這一期間,由于許多生理學家、化學家和藥理學家多年不懈的努力,甾體口服避孕藥開始問世。上世紀50年代末期,沈家祥就開展了性激素化合物的研究,并在1972年完成中國在甾體避孕藥方面自己做出來的第一個新藥品種:三烯高諾酮。
沈家祥在藥物研究的很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成績。比如,他領導設計了從國產原料山蒼子油出發的維生素A合成路線,并取得成功。
天大藥學院的創辦人:93歲生日前夕他坐著輪椅去了實驗室
80歲高齡之際,沈家祥被禮聘為天津大學教授,并以名譽院長的身份參與到天大藥學院的創建中。
“2006年,他已經85歲高齡了,但還堅持給本科新生講授《中國現代藥學發展》,通過講課、以身示范告訴青年人做科研要不斷創新。”藥學院黨委書記馮翠玲告訴記者,這門課他講授了3年,而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每年新生開學的時候,他都要和新生聊聊藥學,聊聊創新,而一直到88歲他還堅持幾乎每天去實驗室,去年在他93歲生日前他還坐著輪椅來到實驗室。
“在實驗室,他會手把手地教你怎么使用那些儀器,告訴我們要有信念比別人做的更好。”他在天大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生郭翔海回憶說,盡管看起來平易近人,但事實上上沈先生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他甚至要求學生在刷洗玻璃器皿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地刷五遍。”曾和他一起工作過的蔡巍說。
沈家祥的晚年有一樁心愿,就是在天津大學藥學院設立一個基金用以支持天大藥學發展,支持更多年輕人創新。2014年6月,93歲的沈家祥院士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夙愿,他將自己和老伴陳燕娜多年的積蓄一百萬元捐贈給了天津大學成立“沈家祥教育基金”,當時已近已近期頤之年的沈家祥念念不忘的仍是創新:“我這么做是響應中央的號召,國家鼓勵我們創新、再創新,而我們現在的藥物研究與世界水平還有差距。”
盡管臨終前的半年,沈家祥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睡覺”,但他仍然會關心時事,會看新聞,關注國家“正能量”的信息。沈赤兵告訴記者,在清醒的時候,也有可能隨時冒出新的想法,比如,爺爺吃過一次日本納豆,突然琢磨起納豆里有助于緩解骨質疏松的維生素K,他便“發動”家里的兩位保姆,在家里輪著做實驗,研究怎樣發酵納豆,分析其中的維生素K。教育基金的設立,也讓沈家祥把對創新的殷殷期望寄托在了年輕人身上。
附沈家祥院士簡介:
沈家祥先生,藥物化學家,1921年生于江蘇省揚州市,1949年于倫敦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東北制藥總廠中心實驗室主任,化工部北京醫藥工業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國家醫藥管理局副總工程師,中國醫藥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名譽主任,兼任沈陽藥科大學藥物化學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醫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科委發明評審委員會醫藥衛生組副組長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醫藥衛生組副組長,中國藥學會常務理事等職,1985年當選為法國國家藥學科學院通訊院士,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家祥先生長期從事氯霉素、地塞米松、阿奇霉素、維生素A、D等多種藥物的研究,曾獲得中國科學大會獎5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國家新產品獎2項。沈家祥先生的研究成果使我國的氯霉素生產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他指導鶴草酚的全合成,并為我國甾族類藥物的工業全合成打下了基礎。他重視人才培養,五十年代初培養出我國第一批制藥工程設計人員,2014年6月捐資100萬元,在天津大學設立沈家祥教育基金用于支持藥學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