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食藥改革推進緩慢 檢測力量普遍不足
[2014/8/19]
改革方案五花八門
雖然已公布方案的省級食藥局都選擇了跟國家食藥局一致的改革模式,但市縣級的改革方案卻呈現出較多差異。
改革前不同地方的監管體制就存在差異,因此地方政府必須考慮到如何在改革過程中盡量少觸動原有體制的利益。
“五花八門。”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這樣形容現在省以下的食藥監管體系。
對于工商、質監、食藥系統的公務員來說,這是充滿變數的一年。從去年4月份到現在,在工商之家、紅盾社區等論壇上,最熱的帖子總是各地食藥改革的最新消息。雖然已公布方案的省級食藥局都選擇了跟國家食藥局一致的改革模式,但市縣級的改革方案卻呈現出較多差異。
浙江省于2013年12月9日出臺了改革完善市縣食品藥品監管體制的意見,提出整合監管職能和機構,縣(市)統一將食品藥品監管、工商部門職責進行整合,組建市場監督管理局,并劃入質監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地市一級可以參照省政府做法,將工商、質監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整合調整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可將食品藥品監管、工商部門的職責進行整合,組建市場監督管理局,并劃入質監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
最終,浙江的11個地級市中,有10個選擇了組建市場監督管理局,另外1個市——舟山市則選擇了更徹底的整合模式,即“三局合一”,將工商、質監、食藥三個部門合并,成立市場監督管理局。
浙江模式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引發了各界的關注。但是很快這一模式便在其他省份出現。
安徽省在市級組建新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縣級將工商、質監、食藥部門整合成統一的市場監管局。
上海浦東也成立了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擔原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浦東新區分局、上海市浦東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浦東新區分局的職責。
基層食藥監管面臨“人少事多”
省級層面的改革已推遲,市、縣級的改革工作更難以如期開展。
5月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召開食品國家監督抽驗發布會。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司長張靖坦言,目前“最需要、最迫切的是盡快完善食品藥品監督體制,從目前推進的情況來看,有一些地方進展緩慢,尤其在農村,基層的監管力量不到位”。
按照這一輪的改革要求,質監、工商等部門的部分職能、人員和設備都將劃入新組建的食藥監機構,其中無可避免涉及部門利益以及人員編制。
據食藥系統內部人士向南都記者介紹,在本屆政府要求編制總數只減不增的前提下,新組建食藥監機構的人員只能通過劃轉實現,但無論從工商還是質監劃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
此輪改革還提出監管前移的要求:食藥監管機構要延伸到鄉鎮、街道,要設立監管派出機構,配備必要的技術裝備,填補基層監管的執法空白。
事實上,近年發生的病死豬、毒生姜、假牛肉等事件,問題源頭都在基層。而現行體制下,大量監管人力和設備集中在省、市層面,全國80%以上的縣鄉鎮沒有專職人員和機構負責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因此,要充實基層監管力量幾乎是從零做起。
新機構的各種磨合是關鍵
對改革表示高度肯定的同時,相關專家也表達了自己對新機構的看法。
“任何一個新的機構成立以后,都會有一個磨合期。食藥監局是多個職能機構的整合,需要磨合的地方更多。”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原副院長龐洪鑄教授說,像機構的磨合,人員的磨合,工作的磨合,甚至是領導的磨合,政府與企業的磨合,“如何通過內部機制進行約束,以及上級部門進行宏觀協調,縮短磨合過程?這需要智慧。”
“新機構要面對的問題有三個。”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宋向清表示,一是新食藥監管局內設新部門職責的邊界劃分和工作銜接問題,二是由原來多機構整編而成的混搭員工之間的信任度建立和崗位磨合問題,三是新部門新員工由于崗位調整和執法環境變化而帶來的法律知識和技術手段等專業技能的再培訓問題。
不過,河南的改革是在試點省市和國家層面改革后,已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會少走許多彎路。
檢測力量普遍不足
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不管監管人員的“火眼金睛”有多厲害,最終還是需要檢測數據提供支持。
在食藥機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不少省份由于尚未組建檢測技術隊伍和機構,短時間內難以承擔食藥檢驗職能。
“在劃轉過程中,由于原來質監部門下屬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較多,總有各種理由留下眾多設備和人員,導致不能滿足新成立機構的檢驗檢測需求。”劉鵬說。
“我們的檢測設備一般是綜合型的,除了檢驗食品還要檢驗一些非食用農產品。劃轉之后我們的工作也難以開展。”一位地市級質監人員表示。
對一些地方的質監部門來說,檢測設備就是“生產力”,檢測費用成為相關部門的重要收入來源。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檢測設備的劃轉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決心。
即便在一些成立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地方,食品、藥品等的檢測機構也因各種原因沒能及時實現整合。縣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基本沒有檢驗檢測機構,而要整合檢驗檢測資源,完善技術支撐體系,解決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有難度。
一些地方開始嘗試建立市級層面的統一檢測中心。目前,山西、湖北已經全面整合縣(市、區)有關部門檢驗檢測資源,建立綜合性的公共檢驗檢測中心,作為同級政府的直屬事業單位,實質上是引入第三方購買服務。
在胡穎廉看來,如果檢測機構到市級層面能合并到一起,財政經費就就可以攢到一塊,效率會更高一些。集中技術力量辦大事,越整合技術水平越高,而且能提高它的中立性、獨立性。在國家層面,這個方向已經明確,只是各地方政府還需要時間。
雖然已公布方案的省級食藥局都選擇了跟國家食藥局一致的改革模式,但市縣級的改革方案卻呈現出較多差異。
改革前不同地方的監管體制就存在差異,因此地方政府必須考慮到如何在改革過程中盡量少觸動原有體制的利益。
“五花八門。”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這樣形容現在省以下的食藥監管體系。
對于工商、質監、食藥系統的公務員來說,這是充滿變數的一年。從去年4月份到現在,在工商之家、紅盾社區等論壇上,最熱的帖子總是各地食藥改革的最新消息。雖然已公布方案的省級食藥局都選擇了跟國家食藥局一致的改革模式,但市縣級的改革方案卻呈現出較多差異。
浙江省于2013年12月9日出臺了改革完善市縣食品藥品監管體制的意見,提出整合監管職能和機構,縣(市)統一將食品藥品監管、工商部門職責進行整合,組建市場監督管理局,并劃入質監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地市一級可以參照省政府做法,將工商、質監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整合調整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可將食品藥品監管、工商部門的職責進行整合,組建市場監督管理局,并劃入質監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
最終,浙江的11個地級市中,有10個選擇了組建市場監督管理局,另外1個市——舟山市則選擇了更徹底的整合模式,即“三局合一”,將工商、質監、食藥三個部門合并,成立市場監督管理局。
浙江模式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引發了各界的關注。但是很快這一模式便在其他省份出現。
安徽省在市級組建新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縣級將工商、質監、食藥部門整合成統一的市場監管局。
上海浦東也成立了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擔原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浦東新區分局、上海市浦東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浦東新區分局的職責。
基層食藥監管面臨“人少事多”
省級層面的改革已推遲,市、縣級的改革工作更難以如期開展。
5月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召開食品國家監督抽驗發布會。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司長張靖坦言,目前“最需要、最迫切的是盡快完善食品藥品監督體制,從目前推進的情況來看,有一些地方進展緩慢,尤其在農村,基層的監管力量不到位”。
按照這一輪的改革要求,質監、工商等部門的部分職能、人員和設備都將劃入新組建的食藥監機構,其中無可避免涉及部門利益以及人員編制。
據食藥系統內部人士向南都記者介紹,在本屆政府要求編制總數只減不增的前提下,新組建食藥監機構的人員只能通過劃轉實現,但無論從工商還是質監劃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
此輪改革還提出監管前移的要求:食藥監管機構要延伸到鄉鎮、街道,要設立監管派出機構,配備必要的技術裝備,填補基層監管的執法空白。
事實上,近年發生的病死豬、毒生姜、假牛肉等事件,問題源頭都在基層。而現行體制下,大量監管人力和設備集中在省、市層面,全國80%以上的縣鄉鎮沒有專職人員和機構負責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因此,要充實基層監管力量幾乎是從零做起。
新機構的各種磨合是關鍵
對改革表示高度肯定的同時,相關專家也表達了自己對新機構的看法。
“任何一個新的機構成立以后,都會有一個磨合期。食藥監局是多個職能機構的整合,需要磨合的地方更多。”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原副院長龐洪鑄教授說,像機構的磨合,人員的磨合,工作的磨合,甚至是領導的磨合,政府與企業的磨合,“如何通過內部機制進行約束,以及上級部門進行宏觀協調,縮短磨合過程?這需要智慧。”
“新機構要面對的問題有三個。”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宋向清表示,一是新食藥監管局內設新部門職責的邊界劃分和工作銜接問題,二是由原來多機構整編而成的混搭員工之間的信任度建立和崗位磨合問題,三是新部門新員工由于崗位調整和執法環境變化而帶來的法律知識和技術手段等專業技能的再培訓問題。
不過,河南的改革是在試點省市和國家層面改革后,已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會少走許多彎路。
檢測力量普遍不足
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不管監管人員的“火眼金睛”有多厲害,最終還是需要檢測數據提供支持。
在食藥機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不少省份由于尚未組建檢測技術隊伍和機構,短時間內難以承擔食藥檢驗職能。
“在劃轉過程中,由于原來質監部門下屬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較多,總有各種理由留下眾多設備和人員,導致不能滿足新成立機構的檢驗檢測需求。”劉鵬說。
“我們的檢測設備一般是綜合型的,除了檢驗食品還要檢驗一些非食用農產品。劃轉之后我們的工作也難以開展。”一位地市級質監人員表示。
對一些地方的質監部門來說,檢測設備就是“生產力”,檢測費用成為相關部門的重要收入來源。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檢測設備的劃轉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決心。
即便在一些成立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地方,食品、藥品等的檢測機構也因各種原因沒能及時實現整合。縣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基本沒有檢驗檢測機構,而要整合檢驗檢測資源,完善技術支撐體系,解決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有難度。
一些地方開始嘗試建立市級層面的統一檢測中心。目前,山西、湖北已經全面整合縣(市、區)有關部門檢驗檢測資源,建立綜合性的公共檢驗檢測中心,作為同級政府的直屬事業單位,實質上是引入第三方購買服務。
在胡穎廉看來,如果檢測機構到市級層面能合并到一起,財政經費就就可以攢到一塊,效率會更高一些。集中技術力量辦大事,越整合技術水平越高,而且能提高它的中立性、獨立性。在國家層面,這個方向已經明確,只是各地方政府還需要時間。
上一篇:我國檢出福島核事故特征核素
下一篇:食藥總局解讀近期食品安全熱點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