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農產品質量監管獲國務院重視 加強市場監測預警迫在眉睫
[2014/1/7]
國務院要求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通過六大方面任務來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一、強化屬地管理責任;二、落實監管任務;三、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四、加強畜禽屠宰環節監管;五、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六、提高監管能力。
投資顧問張繼勇認為,我國農產品生產集約化程度低,質量參差不齊,并時常爆發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上述消息對二級市場的影響可分為兩方面:一是有利于農業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的發展壯大,有機肥、無害農藥等相關上市公司或首先受益,另外一號文件即將發布,此類公司已經啟動,可逢低介入;二是短期或刺激食品檢測股,相關概念或存在短期交易性機會。
農產品納入官員考核
隨著社會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國家也一直在想一些辦法進而出臺一些保障措施。將農產品安全納入到地方官員政績考核指標當是又一重要舉措,但能否落到實處,又能否起到效果、發揮作用,關鍵還得看監督是否真的有效。
接連不斷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告訴我們問題多是出在監督缺管失效上,無論是“地溝油”還是“毒生姜”問題出就出在沒有一個從產地到百姓口中的全過程管理與監督,如果監督在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起到了效果、發揮了作用,也不會讓這些不合格食品流入到百姓的餐桌之上。
況且,以往我們也并不缺乏食品安全相關問題的問責機制,但是食品安全問題還是難免發生。當監管發揮不了作用、起不到效果的時候,這些機制只能是停留在口頭上的嚇唬和紙上的落實。
將農產品安全納入到地方官員政績考核指標,可能會引起地方上的一些震動,主管領導一把手也會重視起農產品安全來,但是具體的操作執行還得由下面去做,能否做好落實到位,單靠幾個頂層領導也很難抓得過來或是做到地方的全覆蓋。
最主要的還得是靠監督發揮作用,而且這個監督還必須是行而有效的,明確由誰監督、由誰舉報、采用何種渠道,同時這個監督也必須是不受地方官員約束限制的,否則誰又敢輕易給上級領導上“眼藥”?誰又能忍心讓自己受牽連呢?
只有先把監督落實到位,才能發現問題,只有發現了問題才能將結果進行運用,倒逼著地方各級官員去真抓實管、去解決問題。通過落實監督將口頭上、紙上的“假老虎”演變成現實中的“真老虎”才能夠守住農產品安全的大門,否則一切只能是空談。
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很重要
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是以平衡市場供求關系為基點,通過采集、整理、分析農業全產業鏈信息、涉農信息及相關信息,科學分析、判斷、預測農產品市場運行狀況及走勢,進而對整個農產品市場、細分市場或產業鏈條的某些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預先提示或警告的過程。在我國農業由長期短缺向主要農產品供求大體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進程中,我們把更多資源匯集于生產力發展、單產水平提高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國農業由計劃配置資源向市場配置資源的進程中,我們把更多精力放在釋放生產力活力、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能力上是完全正確的。但是,隨著我國農業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農業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步認識到,美國在上世紀30~40年代、歐洲和日本在上世紀50~60年代、韓國在上世紀80年代,農產品供求關系和市場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進程中,都不約而同地把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作為一個國家行動選項。可以說,建立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體系是每個國家發展現代農業都繞不過的一道坎兒,我國在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從戰略層面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工作已不容等待。
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是引導農業產銷的“風向標”。1998年以來,我國農產品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2004年以來糧食產量“十連增”,這是了不起的發展成就。與此同時,在2000~2012年的十九年間,我國蔬菜面積擴大了30%以上,水果產量增加了2.86倍,而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時期市民和農民人均購買及消費口糧、蔬菜、水果的數量大體保持穩定,并沒有等比例增長。很多學者認為,近十多年來對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增長主要來自于人口的增加,而短缺時期的剛性需求已不復存在。因此,對于近七八年先后出現的海南尖椒賣難、河南蘿卜免費采摘、內蒙古馬鈴薯滯銷等一系列現象不得不作深刻反思。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如何有效發揮信息在銜接產銷中的重要作用。實際上,美國、歐盟等國家及區域性組織在農業生產重要節點,都會由或相關機構對農產品供求關系作出判斷及提示,在引導農業產銷關系方面發揮著“風向標”的導向作用。而我國近十多年來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水平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囿于多種原因導致的基礎薄弱以及社會容錯與寬容氛圍的限制,不少信息發布要么缺乏時效性,要么“像霧像雨又像風”,信息引導農業產銷的作用大打折扣。快速前行的現代農業“巨輪”要求必須改造或明或暗的“燈塔”,提供更強有力的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支持。
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是調控市場的“坐標系”。農業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多個行業,包括糧、棉、油、糖、豬等重要農產品以及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如何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注重發揮市場形成價格的作用,政府做到在調控農產品市場時“該出手時再出手”,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政策選擇問題,必須依靠強有力的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能力,這是發揮好政府作用的基礎。可以說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時,這樣一個“頭腦”清醒的“坐標系”不可或缺。如果沒有對我國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及城鎮化過程中農業機會成本的客觀認識,就容易質疑稻谷、小麥、玉米等糧食品種的價格水平為什么逐年攀升;如果沒有對鮮活農產品季節性波動的規律性認識,就必然質疑蔬菜、水果價格為什么在冬季會大幅度上漲……農產品市場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塊特殊“翹翹板”,是統籌市民和農民利益的一個重要節點。只有通過提高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水平,為調控農產品市場提供一個科學的“坐標系”,才有可能在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中找準支點,促進農產品市場穩定運行,既保護農民合理收益,又兼顧好市民利益。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通過六大方面任務來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一、強化屬地管理責任;二、落實監管任務;三、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四、加強畜禽屠宰環節監管;五、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六、提高監管能力。
投資顧問張繼勇認為,我國農產品生產集約化程度低,質量參差不齊,并時常爆發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上述消息對二級市場的影響可分為兩方面:一是有利于農業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的發展壯大,有機肥、無害農藥等相關上市公司或首先受益,另外一號文件即將發布,此類公司已經啟動,可逢低介入;二是短期或刺激食品檢測股,相關概念或存在短期交易性機會。
農產品納入官員考核
隨著社會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國家也一直在想一些辦法進而出臺一些保障措施。將農產品安全納入到地方官員政績考核指標當是又一重要舉措,但能否落到實處,又能否起到效果、發揮作用,關鍵還得看監督是否真的有效。
接連不斷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告訴我們問題多是出在監督缺管失效上,無論是“地溝油”還是“毒生姜”問題出就出在沒有一個從產地到百姓口中的全過程管理與監督,如果監督在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起到了效果、發揮了作用,也不會讓這些不合格食品流入到百姓的餐桌之上。
況且,以往我們也并不缺乏食品安全相關問題的問責機制,但是食品安全問題還是難免發生。當監管發揮不了作用、起不到效果的時候,這些機制只能是停留在口頭上的嚇唬和紙上的落實。
將農產品安全納入到地方官員政績考核指標,可能會引起地方上的一些震動,主管領導一把手也會重視起農產品安全來,但是具體的操作執行還得由下面去做,能否做好落實到位,單靠幾個頂層領導也很難抓得過來或是做到地方的全覆蓋。
最主要的還得是靠監督發揮作用,而且這個監督還必須是行而有效的,明確由誰監督、由誰舉報、采用何種渠道,同時這個監督也必須是不受地方官員約束限制的,否則誰又敢輕易給上級領導上“眼藥”?誰又能忍心讓自己受牽連呢?
只有先把監督落實到位,才能發現問題,只有發現了問題才能將結果進行運用,倒逼著地方各級官員去真抓實管、去解決問題。通過落實監督將口頭上、紙上的“假老虎”演變成現實中的“真老虎”才能夠守住農產品安全的大門,否則一切只能是空談。
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很重要
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是以平衡市場供求關系為基點,通過采集、整理、分析農業全產業鏈信息、涉農信息及相關信息,科學分析、判斷、預測農產品市場運行狀況及走勢,進而對整個農產品市場、細分市場或產業鏈條的某些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預先提示或警告的過程。在我國農業由長期短缺向主要農產品供求大體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進程中,我們把更多資源匯集于生產力發展、單產水平提高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國農業由計劃配置資源向市場配置資源的進程中,我們把更多精力放在釋放生產力活力、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能力上是完全正確的。但是,隨著我國農業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農業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步認識到,美國在上世紀30~40年代、歐洲和日本在上世紀50~60年代、韓國在上世紀80年代,農產品供求關系和市場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進程中,都不約而同地把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作為一個國家行動選項。可以說,建立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體系是每個國家發展現代農業都繞不過的一道坎兒,我國在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從戰略層面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工作已不容等待。
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是引導農業產銷的“風向標”。1998年以來,我國農產品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2004年以來糧食產量“十連增”,這是了不起的發展成就。與此同時,在2000~2012年的十九年間,我國蔬菜面積擴大了30%以上,水果產量增加了2.86倍,而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時期市民和農民人均購買及消費口糧、蔬菜、水果的數量大體保持穩定,并沒有等比例增長。很多學者認為,近十多年來對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增長主要來自于人口的增加,而短缺時期的剛性需求已不復存在。因此,對于近七八年先后出現的海南尖椒賣難、河南蘿卜免費采摘、內蒙古馬鈴薯滯銷等一系列現象不得不作深刻反思。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如何有效發揮信息在銜接產銷中的重要作用。實際上,美國、歐盟等國家及區域性組織在農業生產重要節點,都會由或相關機構對農產品供求關系作出判斷及提示,在引導農業產銷關系方面發揮著“風向標”的導向作用。而我國近十多年來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水平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囿于多種原因導致的基礎薄弱以及社會容錯與寬容氛圍的限制,不少信息發布要么缺乏時效性,要么“像霧像雨又像風”,信息引導農業產銷的作用大打折扣。快速前行的現代農業“巨輪”要求必須改造或明或暗的“燈塔”,提供更強有力的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支持。
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是調控市場的“坐標系”。農業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多個行業,包括糧、棉、油、糖、豬等重要農產品以及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如何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注重發揮市場形成價格的作用,政府做到在調控農產品市場時“該出手時再出手”,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政策選擇問題,必須依靠強有力的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能力,這是發揮好政府作用的基礎。可以說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時,這樣一個“頭腦”清醒的“坐標系”不可或缺。如果沒有對我國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及城鎮化過程中農業機會成本的客觀認識,就容易質疑稻谷、小麥、玉米等糧食品種的價格水平為什么逐年攀升;如果沒有對鮮活農產品季節性波動的規律性認識,就必然質疑蔬菜、水果價格為什么在冬季會大幅度上漲……農產品市場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塊特殊“翹翹板”,是統籌市民和農民利益的一個重要節點。只有通過提高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水平,為調控農產品市場提供一個科學的“坐標系”,才有可能在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中找準支點,促進農產品市場穩定運行,既保護農民合理收益,又兼顧好市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