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國產儀器為何蒙上“采購”陰影
[2012/12/4]
2012年9月底,鬧得沸沸揚揚的“四川儀器采購案”風波,一時掀起了國產儀器和國外儀器比較問題,著實引發了一場業內紛爭。專家學者、企業老總、政府采購方各持已見,一時間國產儀器評價遭遇“兩重天”,說好,把國產儀器捧上天;說不好,把國產儀器踩在泥里。面對如此感慨處境,我們不禁發問,真相是什么?
導火索
事件導火索與“四川儀器采購案”脫不了干系。2012年9月26日,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就儀器采購一事,發布了《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進口產品專家組論證意見公示》,
公示中羅列出了專家組論證意見和結論及擬采購儀器的清單,對采購方和企業進行公示。沒想到此文件的公示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首先,公示中專家的評論被一部分網友職責“缺乏對國產儀器的了解,毫無專業性可言。”“不過是敷衍,只為采購進口儀器找的一些借口而已。”等。但另有部分網友表示“國產儀器不敢買,故障率高,影響生產,擔不起責任。”還有一部分網友持中立態度,他們表示“問題出在儀器采購弊端上,無關儀器性能。”
隨即,國內某著名儀器公司公開表示對此事的憤慨,并發表文章稱:專家的定論未經任何市場調差,毫無依據可言。其公示中羅列出的進口儀器的五點優勢,稱被國外專利保護,但所謂的優勢”和“核心技術”的概念過于泛泛,不夠具體。仔細拿出這五點與國內儀器比較,即又會發覺這些所謂的“優勢”,早已停留在十年前,現在國產儀器發展勢頭正猛,有些指標甚至優于同類的進口產品。
事件的起因不算大,但為何會導致愈演愈烈的場景?記者走訪了幾位業內專家,總結了他們的看法意見后得出結論:對于儀器采購,我們還需理性分析;對于國產儀器,我們更需理性看待。
技術是否存在問題
我國儀器行業起步較晚,研發能力較發達國家差距較大,這是無可厚非的現象,也是國人需要坦然面對的事實。有差距,但差距在哪?為搞清楚這個問題,中國教育裝備采購網特意聯系上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曹乃玉秘書長,曹秘書長一針見血的指出:“中國儀器產業一直在努力追趕國外水平,但對于高端產品的應用開發,巨大的技術差距不容我們忽視。”
誠然,中國儀器企業逐年在增加,毫不夸張的說,在我國現在至少有上千家儀器產業。但是在這上千家企業中,真正從事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的廠商卻少之又少,去去不過幾十家而已。大多數企業都是直接引進國外儀器進行銷售、安裝、前期預處理、后期信號處理、產品維護等。究其原因,首先一個新產品的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國內很多企業沒有達到這個規模。就算資金達到了,由于儀器產業的市場屬性導致了市面上對儀器產品需求性的局限性,使眾多企業在投資之前不得不考慮很多因素而遲遲不敢做出新的研發。另外在我國,有需求的科學家與有經驗的工程師組成團隊的機會也少之又少,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單位”概念,讓部門之間、單位之間少有橫向合作的快捷通道。
種種條件的限制,讓我國的儀器產品缺乏原創性,高端產品的研發就顯得更加力不從心。導致了與國外高端儀器的差距越拉越大。
但對于中低端產品,我們可以自信的說,技術水平絕不可能與十年二十年之前同日而語,專家的評論確實有失偏頗。北京東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鷗先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在分析儀器領域,東西分析儀器已掌握了大量核心技術,比如色譜中的各類檢測器,光譜中的各類光學單元。至于質譜,別的廠家我不清楚,東西分析質譜的核心技術是由專家團隊百分之百自己研制而出。”江蘇天瑞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召貴博士也曾自信滿滿的表示:“單拿XRF來說,進口儀器中很少有比天瑞做的好的,比如我們引以為豪的—手持式熒光光譜儀,只要拿來對準測試物體,立即就可以得到結果,而且準確率非常的高,我覺得進口儀器商都要來天瑞來取經。”
客觀的講,近些年來,在常規檢測方面,國產儀器中的氣相、液相、分光光度計這些常用儀器技術已臻于純熟,和進口儀器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存在差距的只是在一些高端的研究領域中,比如串聯質譜、多級質譜。但對于各種采購,我們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儀器的具體用途。對于一些國家級的科研單位、高校院所,工作性質和學術要求規定了所使用的儀器的功能和精確度必須處于科學的前沿,分析后得出的數據必須具有好的可重復性。但是雖然很多國產儀器單次實驗的精確度參數已經可以達到和國外產品相比,但是穩定性卻往往存在問題。而高端儀器設備的參數和指標更讓一些國產儀器望塵莫及。為做出更加詳實的核實,中國教育裝備采購網特意約到北京師范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李崧主任,李主任惋惜的指出:“我們是想支持國產儀器,但科研中面臨的很多前沿問題,往往就是在拼精確度的最后一位,精確度達不到和結果不穩定都會讓科研的結果得不到國際上的認可,高端科研對儀器的要求不僅僅是夠用就行。為了規避風險和減少麻煩,有特殊要求的科研實驗室通常會選擇本領域被廣泛認可的儀器產品。而國內儀器能被學術界普遍認可的還不多,國內儀器要走到國際前沿,還有很長的路。”但對于某些部門企業,李主任表示:“如果購買的儀器只做常規檢測,不少國內儀器已經可以滿足需要,這種情況下卻要花大價錢全部采購進口儀器,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確實值得深究”
專家的“角色”
對于“四川儀器采購案”中的另一位主角“專家”,有人說他們不過是采購方的“傀儡”,有人說他們掌握著是“生殺予奪”的大權。不管他們在政府采購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記者認為唯一讓我們肯定的就是,專家們背負的責任很重。
2007年12月27日,我國頒布《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中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以直接進口或委托方式采購進口產品時,必須通過財政部門審核,而專家組出具的《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專家論證意見》則是四個需提交的審核材料之一。
就儀器行業而言,一些專家曾透露苦水,一項本來旨在保護國產產品的政策,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卻未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究其原因:過度配置!進口論證一般由采購方組織,也可由采購方委托的招標公司組織,而在此類進口產品論證中,采購方的意愿起了很大作用,‘采購方要買,而專家非不讓買’這種情況極少。通常情況下,專家組成員并非對采購方所購買的所有儀器都了解,論證意見由采購方起草,而專家只是簽字而已。”這么看來,專家在一定意義上也只扮演者“傀儡”的角色,在“過度配置”的現象面前,他們也就是按著采購方的意愿行事。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閆增序曾指出:“政府采購中,確實存在著某些部門不計成本的采購。一些采購用戶直接用進口儀器的參數、指標作為招標條件,目的就是排除國產儀器。儀器是不是進口是唯一購買因素,其它因素不予考慮。現在甚至還出現了一種“追風”“攀比”的現象,一級看一級,各級都要“一步到位”。實際上,地方單位完全可以使用一些常規的檢測設備,來滿足日常檢測和質量控制的需要,在檢測能力無法達到時,再通過上級檢測機構完成。”
“四川儀器采購案”是誰的錯?國產儀器好不好?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深究,如果指是一味的職責專家的勢利,埋怨采購方的偏袒,我們的國產儀器很難進步。確實國家的政策、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對國產儀器的發展起到有效的保護措施,但談發展,談振興,國產儀器還要靠自己。
國產儀器在路上
來自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2011年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產銷規模首次突破5000億元,在全球經濟環境“疲軟”的形勢下,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國人要感慨的太多。一九五八年,中國唯一能算得上分析儀器的,只有上海一家公司生產的PH計。但今天,我們不光有門類齊全的儀器儀表產品,更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我們驕傲,我們自豪。“四川儀器采購案”只是一場由“誤解”造成的風波,我們的儀器真的和西方沒有一點差距嗎?
答案是否定的。哲學上講,凡事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儀器產業也毫無例外。市場投入差、用戶認知度低、應用不科學等問題對我們來說都是需要重視且加大投入的。舉個很常見的例子:比如微波消解儀,現今市面上最好的微波消解儀壓力均勻,并且能夠處理難溶解的樣品,但是并非所有的樣品都需要做微波消解,一般的消解處理即可。用普通的電熱板、消解儀就可以解決,不需要使用價格不菲的微波消解。就好比一只小蒼蠅,需要用大炮來轟嗎?產品不是性能越高越好,重要的是實用和適用。對于一個產品的好壞的分析,更重要的還是看應用。北京師范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主任李崧曾為我們分析過原因:如果實驗室成功研發一臺儀器原型,只能算成功了三分之一,因為還有另外三分之二的工作等著完成,比如儀器的規模化生產、設備的穩定性提升、操作細節的改進等等。但是在國內,科學家們研發出儀器后,就往往失去了繼續研發下去的興趣,接手后期工作的企業投入科研力量和經費不足,造成目前國產儀器只解決了有無問題,卻缺少競爭力的現實。”另外一些采購部門的專家們也曾無可奈何的表示過:考慮到企業或者部門中,儀器使用者不是很專業,我們不得不把操作便捷性考慮在內。
國內儀器未來的路該怎么走?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曹乃玉秘書長說的一席話很有道理:“在自由的市場經濟體系中,選擇的權利在對方,選擇使用最好、最安全、最可靠的產品也是人之常情。沒有選擇我們,也不要找任何發泄辯解的借口,就算找到也無用。有勁兒要使在潛心發展上,我們尚在路上,路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走才可以。由奧拓到奧迪是要時間的,但只要我們對國產儀器不拋棄不放棄,我們總有一天會被主流市場選中!
導火索
事件導火索與“四川儀器采購案”脫不了干系。2012年9月26日,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就儀器采購一事,發布了《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進口產品專家組論證意見公示》,
公示中羅列出了專家組論證意見和結論及擬采購儀器的清單,對采購方和企業進行公示。沒想到此文件的公示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首先,公示中專家的評論被一部分網友職責“缺乏對國產儀器的了解,毫無專業性可言。”“不過是敷衍,只為采購進口儀器找的一些借口而已。”等。但另有部分網友表示“國產儀器不敢買,故障率高,影響生產,擔不起責任。”還有一部分網友持中立態度,他們表示“問題出在儀器采購弊端上,無關儀器性能。”
隨即,國內某著名儀器公司公開表示對此事的憤慨,并發表文章稱:專家的定論未經任何市場調差,毫無依據可言。其公示中羅列出的進口儀器的五點優勢,稱被國外專利保護,但所謂的優勢”和“核心技術”的概念過于泛泛,不夠具體。仔細拿出這五點與國內儀器比較,即又會發覺這些所謂的“優勢”,早已停留在十年前,現在國產儀器發展勢頭正猛,有些指標甚至優于同類的進口產品。
事件的起因不算大,但為何會導致愈演愈烈的場景?記者走訪了幾位業內專家,總結了他們的看法意見后得出結論:對于儀器采購,我們還需理性分析;對于國產儀器,我們更需理性看待。
技術是否存在問題
我國儀器行業起步較晚,研發能力較發達國家差距較大,這是無可厚非的現象,也是國人需要坦然面對的事實。有差距,但差距在哪?為搞清楚這個問題,中國教育裝備采購網特意聯系上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曹乃玉秘書長,曹秘書長一針見血的指出:“中國儀器產業一直在努力追趕國外水平,但對于高端產品的應用開發,巨大的技術差距不容我們忽視。”
誠然,中國儀器企業逐年在增加,毫不夸張的說,在我國現在至少有上千家儀器產業。但是在這上千家企業中,真正從事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的廠商卻少之又少,去去不過幾十家而已。大多數企業都是直接引進國外儀器進行銷售、安裝、前期預處理、后期信號處理、產品維護等。究其原因,首先一個新產品的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國內很多企業沒有達到這個規模。就算資金達到了,由于儀器產業的市場屬性導致了市面上對儀器產品需求性的局限性,使眾多企業在投資之前不得不考慮很多因素而遲遲不敢做出新的研發。另外在我國,有需求的科學家與有經驗的工程師組成團隊的機會也少之又少,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單位”概念,讓部門之間、單位之間少有橫向合作的快捷通道。
種種條件的限制,讓我國的儀器產品缺乏原創性,高端產品的研發就顯得更加力不從心。導致了與國外高端儀器的差距越拉越大。
但對于中低端產品,我們可以自信的說,技術水平絕不可能與十年二十年之前同日而語,專家的評論確實有失偏頗。北京東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鷗先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在分析儀器領域,東西分析儀器已掌握了大量核心技術,比如色譜中的各類檢測器,光譜中的各類光學單元。至于質譜,別的廠家我不清楚,東西分析質譜的核心技術是由專家團隊百分之百自己研制而出。”江蘇天瑞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召貴博士也曾自信滿滿的表示:“單拿XRF來說,進口儀器中很少有比天瑞做的好的,比如我們引以為豪的—手持式熒光光譜儀,只要拿來對準測試物體,立即就可以得到結果,而且準確率非常的高,我覺得進口儀器商都要來天瑞來取經。”
客觀的講,近些年來,在常規檢測方面,國產儀器中的氣相、液相、分光光度計這些常用儀器技術已臻于純熟,和進口儀器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存在差距的只是在一些高端的研究領域中,比如串聯質譜、多級質譜。但對于各種采購,我們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儀器的具體用途。對于一些國家級的科研單位、高校院所,工作性質和學術要求規定了所使用的儀器的功能和精確度必須處于科學的前沿,分析后得出的數據必須具有好的可重復性。但是雖然很多國產儀器單次實驗的精確度參數已經可以達到和國外產品相比,但是穩定性卻往往存在問題。而高端儀器設備的參數和指標更讓一些國產儀器望塵莫及。為做出更加詳實的核實,中國教育裝備采購網特意約到北京師范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李崧主任,李主任惋惜的指出:“我們是想支持國產儀器,但科研中面臨的很多前沿問題,往往就是在拼精確度的最后一位,精確度達不到和結果不穩定都會讓科研的結果得不到國際上的認可,高端科研對儀器的要求不僅僅是夠用就行。為了規避風險和減少麻煩,有特殊要求的科研實驗室通常會選擇本領域被廣泛認可的儀器產品。而國內儀器能被學術界普遍認可的還不多,國內儀器要走到國際前沿,還有很長的路。”但對于某些部門企業,李主任表示:“如果購買的儀器只做常規檢測,不少國內儀器已經可以滿足需要,這種情況下卻要花大價錢全部采購進口儀器,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確實值得深究”
專家的“角色”
對于“四川儀器采購案”中的另一位主角“專家”,有人說他們不過是采購方的“傀儡”,有人說他們掌握著是“生殺予奪”的大權。不管他們在政府采購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記者認為唯一讓我們肯定的就是,專家們背負的責任很重。
2007年12月27日,我國頒布《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中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以直接進口或委托方式采購進口產品時,必須通過財政部門審核,而專家組出具的《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專家論證意見》則是四個需提交的審核材料之一。
就儀器行業而言,一些專家曾透露苦水,一項本來旨在保護國產產品的政策,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卻未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究其原因:過度配置!進口論證一般由采購方組織,也可由采購方委托的招標公司組織,而在此類進口產品論證中,采購方的意愿起了很大作用,‘采購方要買,而專家非不讓買’這種情況極少。通常情況下,專家組成員并非對采購方所購買的所有儀器都了解,論證意見由采購方起草,而專家只是簽字而已。”這么看來,專家在一定意義上也只扮演者“傀儡”的角色,在“過度配置”的現象面前,他們也就是按著采購方的意愿行事。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閆增序曾指出:“政府采購中,確實存在著某些部門不計成本的采購。一些采購用戶直接用進口儀器的參數、指標作為招標條件,目的就是排除國產儀器。儀器是不是進口是唯一購買因素,其它因素不予考慮。現在甚至還出現了一種“追風”“攀比”的現象,一級看一級,各級都要“一步到位”。實際上,地方單位完全可以使用一些常規的檢測設備,來滿足日常檢測和質量控制的需要,在檢測能力無法達到時,再通過上級檢測機構完成。”
“四川儀器采購案”是誰的錯?國產儀器好不好?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深究,如果指是一味的職責專家的勢利,埋怨采購方的偏袒,我們的國產儀器很難進步。確實國家的政策、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對國產儀器的發展起到有效的保護措施,但談發展,談振興,國產儀器還要靠自己。
國產儀器在路上
來自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2011年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產銷規模首次突破5000億元,在全球經濟環境“疲軟”的形勢下,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國人要感慨的太多。一九五八年,中國唯一能算得上分析儀器的,只有上海一家公司生產的PH計。但今天,我們不光有門類齊全的儀器儀表產品,更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我們驕傲,我們自豪。“四川儀器采購案”只是一場由“誤解”造成的風波,我們的儀器真的和西方沒有一點差距嗎?
答案是否定的。哲學上講,凡事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儀器產業也毫無例外。市場投入差、用戶認知度低、應用不科學等問題對我們來說都是需要重視且加大投入的。舉個很常見的例子:比如微波消解儀,現今市面上最好的微波消解儀壓力均勻,并且能夠處理難溶解的樣品,但是并非所有的樣品都需要做微波消解,一般的消解處理即可。用普通的電熱板、消解儀就可以解決,不需要使用價格不菲的微波消解。就好比一只小蒼蠅,需要用大炮來轟嗎?產品不是性能越高越好,重要的是實用和適用。對于一個產品的好壞的分析,更重要的還是看應用。北京師范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主任李崧曾為我們分析過原因:如果實驗室成功研發一臺儀器原型,只能算成功了三分之一,因為還有另外三分之二的工作等著完成,比如儀器的規模化生產、設備的穩定性提升、操作細節的改進等等。但是在國內,科學家們研發出儀器后,就往往失去了繼續研發下去的興趣,接手后期工作的企業投入科研力量和經費不足,造成目前國產儀器只解決了有無問題,卻缺少競爭力的現實。”另外一些采購部門的專家們也曾無可奈何的表示過:考慮到企業或者部門中,儀器使用者不是很專業,我們不得不把操作便捷性考慮在內。
國內儀器未來的路該怎么走?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曹乃玉秘書長說的一席話很有道理:“在自由的市場經濟體系中,選擇的權利在對方,選擇使用最好、最安全、最可靠的產品也是人之常情。沒有選擇我們,也不要找任何發泄辯解的借口,就算找到也無用。有勁兒要使在潛心發展上,我們尚在路上,路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走才可以。由奧拓到奧迪是要時間的,但只要我們對國產儀器不拋棄不放棄,我們總有一天會被主流市場選中!